首页->魅力拉萨

“牛”村陶器 传承800年的传统手艺


发表时间:2016-06-17     来源: 拉萨文明网     作者:岑秋梅


  “大概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国人这样爱泥土,在她文明微露的曙光中,即以大量绚烂动人的土制陶器表白了她的特性。”——作家蒋勋在《美的沉思》中这样写道。

  陶器的基本物质是泥土,是泥土与水和火的特性化和发展出来的结果,而每一个制陶的手艺人,揉制的不仅仅是泥土,更是对脚下这片故土的挚爱。

  西藏陶器悠久传承 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达那“牛”陶器,位于日喀则市谢通门县仁钦孜乡洛林村。相传在1125年,莲花生大师的化身古如伦孜18岁的时候来到“牛”村。在这里,他看到人们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落后,人口众多,又没有广阔肥沃的土地,根本满足不了人们的基本温饱。于是当地人开始以打猎为生。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莲花生大师亲自传授给“牛”村的人们陶器制作手艺,教会他们制作茶壶、酒壶、灯盏等生活用品和祭祀用品。随着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当地人发现用陶器烹制的食物不仅味道格外香醇,也不易产生污垢。“牛”村人逐渐改变了捕猎的生活习惯,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据有关资料记载,在西藏生产使用陶罐器物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定日、昂仁等地古墓中出土的随葬品中就发现有陶器。

  “牛”村烧制的陶器完全靠手工制作,所使用的工具和方法都很原始。该地方生产的陶器是用泥坯烧制的白灰色陶,选料精、做工细、色彩好、品种多、应用广,产品美观大方、朴实。

  800多年的制陶技艺 要一辈一辈传承下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牛”村很多人开始外出打工或适应新节奏的生活方式,对制作陶器这种手工活逐渐失去热情,不愿再以制作陶器为生,有800多年历史的制陶手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如今仅有少数家庭还在沿袭着制陶手艺,其中以阿旺家最为出名。2008年,“牛”村陶器成功申报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旺家也成立了陶器制作合作社,通过传帮带让周围的村民参与到陶器制作中来。

  阿旺的父亲名叫贡布朗加,这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如今依旧熟练地操作着转盘式的陶罐模子,阿旺的制陶技艺就是从父亲那儿学到的。如今的阿旺像当年父亲教他那样带着约50名徒弟学习制陶技艺,制陶不像其它的手工艺,什么样的泥坯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揉捏,硬度、湿度、软度这些,都需要手艺人自己用双手体验,这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学会的,需要长时间的观察和积累才能练就“火眼金睛”。

  正因为制陶手艺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学习,阿旺表示,会像父亲一样,在家族内一辈一辈地把制陶技艺传承下去,保护、传承和发扬好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拉坯、捏塑、晾晒、烧制泥土被赋予新的生命

  在展厅里,一件件如茶杯、灯盏、香盆、酒具、贝母鸟、藏靴式样的笔筒等陶制艺术品或绚烂夺目,或古朴典雅,所有的陶器,都是在经历了取土、和泥、成型、上釉、烧制等多个步骤之后展现给人们的。

  阿旺说,在制陶开始前,“牛”村的十几户人家会牵着毛驴朝离家大约五公里外的“梁坡”走去,那是他们采挖制作陶器所用土壤的地方。一段乡村土路后,就开始了爬山。每头毛驴都要驮上好几袋总重量约50公斤的陶土。

  这里的陶土不同于其它地方制陶的泥土,它含有沙金成分,沙金起源于矿山,是由于金矿石露出地面,经过长期风吹雨打,岩石被风化而崩裂,金矿石便脱离矿脉伴随泥沙顺水而下,自然沉淀在石沙中。沙金颗粒大小不一,大的像蚕豆,小的似细沙,形状各异。颜色因成色高低而不同,大多数为赤黄色,还有淡黄色和青黄色。用含有沙金的陶土烧制出来的陶器,内侧中心区会看到明显的像金子一样的小点状,偶尔还会形成一个小圈。

  取回陶土后,人们会在专门筛土的地方把陶土敲碎,然后再用筛子过滤,留下颗粒最小、最为均匀的陶土来烧制。

  据介绍,经过过滤之后的陶土与水和在一起后,在专门的制陶模具上制成泥坯。但这样揉制的泥坯并不能马上用,而是要等到泥土干湿度合适,并有一定韧性后才可以用来制陶。制作陶器没有专门的道具,只有最普通的转盘和几把样式各异的刷子,细毛的刷子均匀地摩擦在各种器具的陶坯口,可以增加光泽。

  陶器成型后,经过晾晒,就可以烧制了。把晾干的陶器放在固定的位置,然后用晒干的牛粪沿着陶器的四周盖好,再点燃牛粪用小火进行熏烤。这样熏烤的好处是可以利用牛粪的烟来确保烧制的陶器的结实性和韧性。通常这样的烧制需要10个小时,根据陶器的大小,一次烧制的数量和所用的牛粪也不同,一拖拉机的牛粪一般可以烧制二十多个类似茶具一样的小器具。

  经过拉坯、捏塑、晾晒、烧制等多个环节,普通的泥土就被赋予了新的生命。这些制作陶器的手艺人见证了这些瓶瓶罐罐最初的平淡,也见证了它们凤凰涅磐后多姿多样的精彩。(韩海兰 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