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

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建议与理论探索


发表时间:2014-03-13     来源: 拉萨文明网     作者:孔继元


  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建议与理论探索

  孔继元

  1.继续坚定不移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建立起充分的精神文明自信。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个自信”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是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精神状态的新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中心和基本遵循。紧紧围绕这一中心,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便获得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和战略指引,各项工作成效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精神文明建设应建立起充分的自信,紧紧围绕“三个倡导”基本内容,深入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大力宣传充分体现“三个倡导”内容的公益广告,抓好未成年人养成教育。

  2.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法治化进程。

  充分应用国家推进法治进程的良好环境,顺势而为,完善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的立法工作,实现精神文明建设对各领域的“渗透式”融入。针对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违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现象,加快推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用法治解决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的部分问题,实现精神文明建设领域有法可依,解决道德失范的问题由“嘴皮子”向法律文本转变、由群众口诛笔伐向依法治理转变,这也有助于培养理性平和的国民心态。加快推进完善公民诚信体系建设,让失信的人在经济上受损失、在道义上受谴责、在人际关系上受隔离。让好人在道义上受表彰、经济上得实惠,让社会大众高度认可好人有好报的价值观念。

  3.推动工作方式多样化。

  牢牢抓住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确保工作中心唯一化,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地域推动工作方式多样化。精神文明建设应进一步抓大放小、守内放外,明确工作中的“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创新动作”。紧紧抓住核心,确保规定动作不走样;有限推广经验,确保自选动作贴合实际;加强工作方式研究,推动创新动作实现百花齐放。注重发掘各地,特别是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功做法,对已经取得成功的经验模式深入分析,挖掘其核心内容和成功规律,充分考虑地域差异性,在推广过程中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一锅煮,避免工作空壳化,流于形式。

  4.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研究。

  精神文明建设既反映时代要求,也根植于民族传统文化。应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角度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从多样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五个民族区域自治区和其他省市的民族区域自治州(盟、旗、县、乡)应对本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展开充分研究,汲取精神文明建设的养分,挖掘精神文明建设理念和载体,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基本内容和各民族文化相结合,探索出具有地方特色和实际成效的工作形式,产生更多的文化亲和力,获得各民族群众更深的认同和广泛参与,精神文明建设才能更快见到实效。

  5.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网络化进程。

  当今世界,互联网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中国的互联网事业发展异常迅猛,网民数量迅速增加,“互联网思维”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精神文明建设应将互联网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领域,加快网络精神文明建设进程。互联网开放、自由、便捷等特性打破了地域限制和地理隔阂,成为很多人获取信息的主渠道,有针对性地面向网民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是在最广大人民群众中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一块重要阵地。一是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互联网宣传。在互联网上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宣传雷锋精神和公民思想道德的基本内容,广泛宣传关爱未成年人的社会理念。二是应推动实地工作网络化运行。用互联网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快速发展,用网络的力量实现信息传递的便捷化、人员组织有序化、提供服务科学化、资源配置均等化。三是应健全网络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体系。进一步针对互联网特有的现象和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措施,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体系。

  6.注重培育整合群众资源。

  群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在群众当中有一些原发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形式,如村居互助组(社)、具备公益功能的民间俱乐部和以志愿服务为主旨的社会性公益组织等,这些群众性公益组织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形成周期长,一般是具有一定地域、行业或同类质等紧密联系的人群在长期的互动中形成具有公益性质的组织。二是针对性强,往往是为了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而形成,如抵御自然灾害的需要或救助某一特定对象,这种自下而上的形式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三是成员积极性高,在群众性公益组织形成过程中,成员本着自发自愿的原则加入,能够吸引具备一定财力、智力和人力的志愿者加入,且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高,推动形成高质量的活动成效,志愿者自我精神能够有效提高。四是组织分散,这是由自发组建的特质形成的,一方面表现在各群众性公益组织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沟通平台,难以形成组织间的联动发展,另一方面表现在公益组织内部成员联系和参加活动较为分散。因以上特点,群众性公益组织或可称为“草根NGO(或NPO)”。应加强对群众自发公益组织及相关工作的研究,按照服务不干涉、指导不领导的原则加强服务引导,最大限度保护志愿者的积极性,搭建不同区域、行业或类别的公益组织信息共享平台,提供专业培训服务,实现更大范围和更高水平的志愿服务联动。对于群众性公益组织开展志愿服务过程中的不当行为,通过加强先进理念宣传和专业知识培训,以及法律法规等手段予以纠正。

  7.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研究常态化。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常做常新的工作,需要适应时代化和市场化的需求不断做出创新调整,精神文明建设不仅要埋头苦干,还要踮脚打望,以确保工作更富有成效,少走弯路。应加强调查研究,针对精神文明建设全局和不同行业、不同地域精神文明建设组织专题研究、联合研究等,加快理论和模式探索,为精神文明建设具体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前瞻性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