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首页头条

改革开放40年:腾飞的拉萨教育让人民群众更满意


发表时间:2018-06-28     来源: 拉萨文明网     作者:彭志红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沐浴着改革开放的阳光雨露,拉萨大地焕发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

  本报今日起推出“见证改革记录发展——庆祝改革开放40年”专栏,深入宣传报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在拉萨的成功实践,生动讲述改革开放浪潮中人们的生活变迁和奋斗故事,全面展现我市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积极探寻各地各部门在新时代改革再出发的不竭活力和十足干劲。

  教育是民生之本,党的十九大更是吹响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号角。改革开放40年来,在党中央、自治区的大力支持下,在北京、江苏两省市的无私援助下,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拉萨举全市之力兴办教育,坚持优先发展、统筹协调、改革创新,走出了一条边疆民族地区教育大发展的创新之路、图强之路,教育投入、教育规模、教育质量实现历史性突破,拉萨教育站上了新起点,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教育的需求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全市在校学生总数保持在10万人以上;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大幅提升;全市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提升;旨在打造西部民族地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优质教育资源集聚区、素质教育推进先行区、教育组团式援藏示范区、特色办学先进区的拉萨教育城从无到有,拉萨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了更好的教育……这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腾飞的拉萨教育让全市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放心,更加满意。

  重教兴学:政策经费保障实现新突破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每当《春天的故事》这首歌的旋律响起,古稀之年的张荣扬总是喜欢打打节拍,哼唱几句。作为1984年起时任拉萨市文教局(现为拉萨市教育局)的副局长,在张荣扬的心里,1979年对于拉萨教育事业发展来讲,同样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春天。“1979年6月1日起,我们开始试行对局属文化、教育事业单位的经费‘定收定支,收支包干,一年一定,按月计算,年终总算,结余留用’的办法。”回忆起这些时,张荣扬仍记忆犹新。根据市教育局数据统计,在新财政体制实行后的1980到1982年,我市共安排教育经费2012.4万元;1987年,全市投入教育经费2380.4万元、基建投资(国家援助项目资金)2395万元。进入20世纪90年代,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采取多渠道、多种方式增加教育投入,全面改善各级各类中学办学条件。其中,1993年,全市改建小学212所,总改建面积4.14万平方米;1997年,全市用于学校配套建设、改善办学条件资金1569.3万元,基建投资1076万元。教育事业的投入逐年增加,显而易见。

  2012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2014年出台《振兴教育教学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7年)》,教育改革的力度和工作推进的深度前所未有,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不动摇,全面履行办学责任,经费投入大幅增加。

  “市、县(区)本级财政投入均达到20%以上,2017年全市地方政府(含各县区本级)教育投入达9.86亿元,比2012年增加4.93亿元,增幅达100%。十五年免费教育得到落实,惠及全市12.6万余名学生;‘三包’政策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全覆盖,2017年二类区“三包”经费学前生均达到2880元/年、义务教育阶段生均3380元/年、高中阶段生均3880元/年;营养改善计划经费生均800元/年;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基本建成。”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局长中楚成介绍说。教育事业的投入逐年增加,受益的肯定是孩子,西藏民族大学新闻系学生旦增措吉来自曲水县聂当乡热堆村,从小学到高中都享受了“三包”政策,“要不是‘三包’政策,我们的很多同学可能都无法完成学业。也正是在‘三包’政策的资助下,我们当中的很多人圆梦大学,收获了光明的未来!”旦增措吉告诉记者。

  理顺机制:学校管理体制实现新突破

  根据不同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审时度势对学校管理权责适时调整是市委、市政府为人民服务的生动体现。管理体制的理顺,是推动全市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事实上,就在近年来开学前夕,不少市民已经发现:原本归于市直单位的中小学及幼儿园,现在的一些入学报名手续需要去城关区教体局办理了,看似简单的背后,是我市理顺教育事业管理体制的缩影。其实早在1978年6月,市委作出“关于市区中小学分级管理,将市属小学交城关区领导”的指示,当年,全市有小学67所(不含乡村教学点)均按照要求实现了分级管理;1980年,我市决定逐步改革教育体制和结构,将“民办为主、公办为辅”改为“公办为主,民办为辅”,调整公办小学布局;1989年,学校内部结构基本理顺,学校布局基本合理,由教育部门办的公办小学共有62所,在校生20379人;民办小学435所,在校生14920人。

  2017年秋季开学起,城关区第二小学的近半数孩子在家长的陪伴下,走进了位于江苏路市民政局旁边的新校区,随之而来的变化是:孩子们的求学环境更加明亮舒心了,市民们的出行环境更加畅通无阻了,教师们的办公环境更加宽裕自在了……这些可喜变化的实现,更多的是全市学校布局调整、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具体体现。中楚成表示,“十二五”时期,市教育局以权责明晰、运转高效为目标,将原市直13所初中、小学、幼儿园移交城关区管理,基本形成“市办高校、中职、普高、特教,县(区)办初中,乡(镇)办完小、村(社)办幼儿园”的覆盖全市、纵横交错、科学合理的学校布局。

  夯实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新突破

  “在拉萨农牧区,最漂亮的建筑一定是学校!”跟记者说这话的是,北京日报总编室编辑颉亚珍,谈到第一次进藏的感受时,颉亚珍说起的是农牧区的学校,“概念里西藏农牧区的教育教学条件应该是很落后的,可是当我们去过堆龙德庆、当雄这些县区的乡村小学后,才发现很多小学的校舍都是崭新的,尽管每所学校的外墙建筑颜色不一,但在蓝天白云下呈现给我的绝对是一种震撼!”中楚成介绍说,早在1974年,我市提出过“县县有中学,区区有完小,队队有小学”的口号,学校教育曾经一度出现过盲目发展的现象,为了缓解校舍紧张的问题,部分村小校舍借用民房、寺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拉萨教育各项事业步入了发展的历史新时期。1981年底,针对出现的严重“虚肿”现象,拉萨市出台调整方案,决定对市区30所公办小学(其中初小2所,完小28所)进行扩建、巩固、提高,对全市11个县(镇)的79所公办小学进行合并压缩,对社队民办小学进行调整,达不到条件的予以撤销或合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虚肿”现象。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统筹规模、质量、效益,推进相对集中办学,建成全区首个大集中办学模式学校达孜中心小学,2012年—2015年,完成74个教学点撤并和小规模小学合并调整工作,新建中小学和幼儿园161所,改扩建学校97所。

  说起拉萨教育,拉萨教育城首屈一指。“十二五”时期,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我市着力建设教育新城,一期占地面积4690亩,总投资58.8亿元,集学前、特殊、义务、高中、职业、党校教育、师资培训、教师住宅等为一体,近2万名师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近日,当记者走进拉萨北京实验中学校园时,以红色、白色为主色调的教学大楼在蓝天白云下愈发宏伟壮观。走近了,精雕细刻的窗楣流光溢彩,华丽大气的栏杆坚固实用。金黄色的建筑外檐在阳光下富丽堂皇,昭示着新学校未来的兴旺发展;外檐下四根红色柱子不失坚毅和稳重,在诉说着所承载的重量和希望。走进窗明几净的教室,孩子们正在认真地温习功课,与建筑外观的传统理念相比,教室里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让孩子们耳目一新,拉萨学子的就学环境一年比一年好。拉萨北京实验中学京藏宏志班学生措吉,老家在当雄县格达乡,“格达”系藏语译音,意为“繁荣”的意思,尽管寓意美好,但由于气候条件恶劣、地理位置偏僻,格达乡不少牧民群众的生活一直停留在较低水平,措吉告诉记者:“记得在书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不走出去,家就是你的世界;走出去,世界就是你的家。’作为牧区长大的孩子,从来到拉萨的那一刻起,我们看到了这个世界的精彩,看到了自己的差距。现在拉萨北京实验中学读书,我们享受着拉萨最好的教学环境,也只有好好学习才能不辜负大家对我们的期望。”

  像是以拉萨北京实验中学、拉萨江苏实验中学和拉萨市第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代表的教育“集群”,仅仅是现代化的拉萨教育城的一角,在这片以教育为核心的多功能城区,现代化的东城区人民医院、风光旖旎的人工湖、设施完善的教师培训中心等等一应俱全。看到眼前的这些变化,城关区蔡公堂乡白定村村民扎西朗杰不禁竖起了大拇指,因为年过半百的他清清楚楚地记得,拉萨教育城所在的这个地方以前只是拉萨河畔的一片片滩涂,几十年来,生活在这里的农民群众以河为邻,与河为伴,从未想到这个地方以后会“蝶变”为拉萨现代化教育集群的所在地,更没想到过孩子可以在自己的家门口就能上全市有名的小学、初中、高中。“没想到才三年多的时间,这里就成了拉萨市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综合教育城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都有了,超市、医院、餐馆都有了,交通出行也更加方便了。说实话,直到现在,我们有些村民走在这里时还会常常迷路,的确是变化太大了……”扎西朗杰说起这些时,仍不住地点着头,因为在他看来,眼前的这一切以前是不敢想象的,对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变化,他和许多人一样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今后的拉萨教育将力争打造成全区和西部民族地区教育高地,为建设团结美丽健康幸福新拉萨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努力形成与首府城市地位相匹配、综合竞争力接近西部一线城市的办学水平,让党和政府放心,人民满意。(拉萨日报记者 孙靖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