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拉萨聚焦

拉萨市产业扶贫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发表时间:2018-07-18     来源: 拉萨文明网     作者:彭志红


  仲夏7月,当清晨第一缕阳光铺洒而来,位于达孜区唐嘎乡的泰成净土健康奶牛养殖基地迎来了一天的忙碌。

  罗普村村民旦增开着拖拉机,有条不紊地给各个牛棚运输着饲草。妻子普布仓决则一边喂养奶牛,一边观察着奶牛的健康状况,忙得不亦乐乎。

  “有了这个奶牛养殖基地,我和妻子也能在家门口上班了,每个月收入都有近4000元。”旦增乐呵呵地说。

  旦增曾是罗普村的贫困户,由于家里耕地少,夫妻俩以前只能靠外出打零工维持全家生计,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多亏了泰成净土健康奶牛养殖基地,不仅为我们安排了工作,还聘请养殖方面的专家对我们贫困群众进行了培训,让我们掌握了实实在在的技术。现在,我和妻子都成为了产业工人,工作稳定,手里有闲钱,还能兼顾家里,我们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说起现在的生活,旦增难掩喜悦之情。

  这是拉萨市依托净土健康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拉萨市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产业,精准有效地把贫困群众紧紧嵌入产业链中,让更多贫困群众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与往常一样,家住曲水县四季吉祥村村民加略骑着电动车前往才纳净土健康产业示范园区,开始了一天的工作。除草、修枝、控制大棚温度及湿度……每一项工作,她都了然于心。

  “以前,我们全家都靠天吃饭,收入仅靠种植农作物所得。搬入四季吉祥村后,党和政府给我在产业园区安排了工作,专家手把手教会了我葡萄种植技术。”加略笑着说,真心感谢党和国家的产业扶贫好政策,让我们摆脱了贫困,过上了好日子。

  旦增及加略只是拉萨市众多受益于产业扶贫贫困户的其中两个。在产业扶贫过程中,拉萨市注重因地制宜,“输血”“造血”相结合、授鱼授渔共融入,把发展产业、扩大转移就业作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和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举措。

  ——在打好“特色牌”上下功夫。依托净土健康品牌,紧盯青稞、牦牛等特色种植养殖业,着力打造净土健康拳头产品,扩大净土产品种类。坚持把长期持续增收和短平快项目相结合,培育壮大了一批辐射带动力强、市场前景广的集体经济和龙头企业。同时围绕贫困村特色产业,大力培训新型经营主体,整合了同类合作社,创建了一批有市场竞争力、有规模、管理规范和带动能力强的市级以上示范专合组织,让贫困群众通过分红、就业实现增收致富。

  ——在打好“旅游牌”上下功夫。以发展全域旅游为契机,深度挖掘乡村旅游资源,重点打造乡村旅游项目,鼓励贫困群众通过经营特色农(牧)家乐、旅游客栈等,推动建设“拉萨人家”等特色民宿,促进农(牧)区景区化、农牧业现代化、农牧民职业化、资源产品化,让贫困群众共享旅游发展成果。

  ——在打好“电商牌”上下功夫。今年拉萨市将新建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5个,推出虫草、玫瑰精油、藏香、牦牛肉、雪菊、青稞等一批有发展前景的特色产品,打造拉萨农畜产品电子商务特色品牌,让“久藏深闺无人识”的优质农产品转化为“网货”,助推农牧民脱贫致富。

  ——在打好“人才牌”上下功夫。激发致富带头人、经济能人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积极性,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中,着力培养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等新型职业农牧民。

  ——在打好“改革牌”上下功夫。坚持“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形成“依托产业基地、政府政策支持、企业精准帮扶”的脱贫攻坚格局;通过收购和租赁原材料、吸纳就业、入股分红、林地和土地流转等多种方式,建立健全贫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的利益链接机制,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融入产业发展。

  “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实践证明,产业扶贫的“引擎”在拉萨市释放出了不竭动力。目前,全市共完成投资27.84亿元,开工建设产业项目253个,完工155个。通过产业项目入股分红、解决就业岗位等方式,已实现14360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脱贫。(拉萨日报记者 姜艳)